警察与法治讯:肖旺平 宁朝阳 通讯员: 李爽
永顺县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交警大队响应公安局号召,多方式开展队伍整顿教育学习。3月20日,交警大队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塔卧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重温党的历史,学习红色革命精神,锤炼党性修养。大队长孟庆渊、教导员申春阳、班子成员、各股、所、队、室民警共39人实地参加活动。
民警们先来到湘鄂川黔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建设时牺牲的红二、六军团战士2万多名,1981年11月,修建了红二、六军团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8米,为青石建成,四方碑上有萧克、廖汉生的题词。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鞠躬致敬,绕纪念碑环顾一周,以示哀悼。然后,在红色讲堂,支部书记孟庆渊为大家上党课,为6位优秀党员颁发证书。
在湘鄂川黔省军区旧址,民警们观看红二、六军团的无线电总台,聆听了革命时期《两封电报》的故事。第一封电报任弼时请示中央军委,第二封周恩来发给任弼时。两封电报,让民警们深刻领会革命时期任弼时、贺龙等红二、六军团领导人在关键时刻用户中央领导、维护中央权威、捍卫党的团结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温党史,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发动群众扩红色革命历史的艰苦历程和伟大斗争。那些年,不少红军战士曾在塔卧为了崇高理想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不少百姓为了支持红军送去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送去了最后一块布做军装,送去了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讲解员讲述到在扩红革命时,老母亲王翠花把1个儿子、3个孙子先后都送去当红军,最后全部英勇牺牲。王翠花说道:“尽忠就不能尽孝,尽孝只为我一个人,尽忠是为了全天下更多的穷人。等打跑了敌人,还怕没有好日子过吗?”他们顾全大局、敢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民警们。
1934年,塔卧镇的那年夏天,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被迫开始实施战略转移,并决定以红六军团为西征先遣队提前奔赴湖南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红六军团不畏艰险、日夜兼程,千里迂回大湘南,经过众多激烈的战斗,于10月24日与红二军团胜利会师。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在任弼时、贺龙的领导下统一行动,开展了湘西攻势,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发动和振奋了湘西地区近百万群众,从而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4年12月10日,红二、六军团及中共湘鄂川黔临时省委等革命机构迁至永顺县塔卧,正式形成“红色塔卧”。一直到次年4月12日间,塔卧便作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首府,领导着整个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青山处处埋忠骨”说的就是塔卧镇这片红色热土,在这里红军战士英勇奋战、挥斥方遒。民警们表示:“通过此次队伍教育整顿学习,重温了红色塔卧的革命历史,对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团结求实的红色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交警工作实际,把这次学习作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公正廉洁执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公安交管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