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汉滨 通讯员 郭雅静)过去的2020年,疫情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万亿元,社会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降低,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却在逆势增长,网上零售额达到11.76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0.9%。
与新消费同步增长的,还有相关的互联网消费维权投诉量。综合黑猫等平台数据,2020年各月份的投诉信息都维系高位,特别是直播带货、在线教育和游戏消费等新消费领域成为最主要的舆情爆发点。这既受到互联网消费总量增加的影响,也反映出消费者重视消费权益保障,努力参与消费维权环境建设的积极意愿。
直播带货:火热市场背后的突出问题
央视主播朱广权与互联网带货达人李佳琦组成“小朱配琦”带动消费4014万元、山东寿光副市长直播3个小时吸引50万人观看……疫情影响下,直播带货已成为2020年最热的新消费模式。
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和直播的娱乐属性相关,随着直播带货日益火爆,行业问题也逐渐暴露。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共接收直播相关投诉举报2.19万件,同比增长479.60%,其中直播带货占比近六成。从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来看,产品质量疏于把关,使用“极限词”等诱导,售后退换货难以保障等问题较突出。
为推动直播消费模式健康有序发展,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系列举措。但面对消费者的普遍诉求,后续还要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为电商直播划出平台、主播的行为红线,加大直播带货的执法力度,遏制直播数据造假及虚假宣传,堵住直播带货中的各种违规违法问题。
在线教育:数字繁荣与核心关切
受疫情影响,2020年初,全国各地学校延期开学,线下教育培训纷纷停课,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和使用率快速增长,刷新了用户的消费体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
在线教育消费的维权诉求也在增长,主要集中在名不副实、过度宣传等方面。大量看到商机的平台纷纷挤入在线教育赛道,各种培训辅导令人眼花缭乱,频繁的推销骚扰也让人不胜其烦。正如有消费者所言,“在线”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教育的核心还应该是育人。作为一个蓬勃兴起的新消费模式,在线教育不能偏离“教育”二字,把好监管关的同时,更应把好教育的质量关。
网络游戏:一手托经济增长 一手托青年成长
在年轻人的大力追捧下,迎来五周年的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在2020年正式达到了日活跃用户日均1亿的成绩,而这也是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成为2022年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后,电子竞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其中电子竞技游戏市场收入1365.57亿元,同比增长44.16%。
游戏消费的发展高歌猛进,同样也引发了新的矛盾与焦虑。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网络游戏投诉量多达22705件,同比增长44%,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及财产权、网络游戏涉黄涉暴涉赌问题频现、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问题反映最为明显。舆论普遍认为,解决网游市场背后乱象,离不开有关监管部门落实加强监督条例,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及家庭要做好金钱观、消费观的教育。
(浙江传媒学院高涵智、胡宇韬、高赛涵、芦海虹等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