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学子结对助老,温暖老人阳光生活
深秋时节,阳光灿烂,在这个蓝天白云晴朗温暖的日子里,迎来了又一个星期天,这一天是我们浙江省(宁波市)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每个星期固定服务宁波市最美志愿者沈琼燕老师一家瘫痪三口家庭的日子。
本月11月7日上午,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七名大学生来到了海曙区汪弄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门口与宁波邓山理工作室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的总负责人邓山理老师见面,简单的嘱咐几句注意事项后、就一起上门看望一家三口因生病导致全家身体瘫痪的沈琼燕老师家里。
经过简单的交流后,邓山理老师给同学们分配起了照顾老人工作。
二位同学帮助摘菜淘米做饭,有二位同学搀扶老人行走康复锻炼,其余同学打扫卫生,清理室内杂物、冲洗马桶、擦玻璃、晒被子、整理房间等等,有二个女同学还给沈老师揉肩、捶背、捏腿呢?手法还真有模有样,活像一位专业的推拿大师,她们围在老人身边有说有笑,沈老师开心极了,这个美妙的画面就像亲孙女在奶奶面前撒娇逗乐。
在打扫卫生及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得知沈琼燕老师是一名宁波老知青,1970年支边黑龙江汤原县育德大队插队八年;1978年他们返城宁波,分配在宁波二轻系统上班,退休后就参加了宁波市红十字会(眼角膜)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宁波火车南站蓝精灵志愿服务队、81890常藤俱乐部鹊桥会红娘成员和鄞州区萤火虫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团队。二年前沈琼燕老师突发脑梗导致身体瘫痪卧床,后经过沈老师自身坚强的意志力战胜病魔,慢慢坚持走路,现在锻炼的渐渐能自己借助拐棍或别人搀扶行走了。
沈老师学雷锋做公益几十年无私奉献社会,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善待关爱他人。她对待工作是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佼佼者,年年技术标兵、劳动模范。沈琼燕老师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其丈夫在1969年支边黑龙江梧桐河农场。同年8月,一群女知青在东北松花江遭遇沉船,沈琼燕老师协助其丈夫不顾自身安危跳进湍急松花江营救出五名女知青。救人时导致她丈夫腿部小腿骨折。
本来这样的宁波好人应该一生平安幸福,可是意外降临在了沈琼燕老师的家庭,他儿子今年43岁因高血压导致脑充血而昏迷,万幸送医及时保住一条命但却偏瘫了,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其妻子看到这种情况也离开了这个家,留下了一个年仅18岁的孩子在上高中,而沈琼燕老师的丈夫,因为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了,今年刚做完手术也需要有人照顾。故此他们一家四口有三人瘫痪每天都得有人照顾。
因为沈老师平时为人挺好,又乐于助人,身体好时常年学雷锋做公益,所以这次他们一家遭此困难大家都愿意帮她,她居住的汪弄社区领导常来看望,也给她解决了不少困难,她周围的邻居也常来帮她们全家做饭洗衣,做家务,宁波全市各个志愿服务组织都会定期来她家慰问,浙江(宁波)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结对沈老师,每星期都会来一二次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饭及聊天,主要是让沈老师高兴起来,早日战胜病魔尽快康复,使自己能尽快站起来自己能自己照顾自己。
在志愿者活动接近尾声时,沈琼燕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学习如何用手机买东西和点外卖,她有一本笔记本,那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都写满生活知识,健康理疗、保健按摩、及手机制图操作步骤和软件运用。沈琼燕老师还跟着视频学习如何用软件抠图等等。从这部笔记本中可以看出沈老师是一位爱学习、多才多艺的人。
当从沈琼燕老师家走出来时,沈老师依依不舍紧紧拉着大学生们的手眼含热泪坚持要把大学生送到门口,挥挥手默默的目送着、直到大学生志愿者的离开社区为止。
虽然沈琼燕老师的家庭遭遇到这些事,但是他们每天都在乐观好好生活。残疾瘫痪并没有把这家人压垮,而是更加努力地让自己站起来往好的方向去发展。我们真诚的祝愿沈琼燕老师能勇敢地面对这一切,相信2020年会变得更加的美好、幸福
公益网宁波站(文;洪羽盈 图:邓山理 责编:阿滨 复稿:邓山理 审核:方嘉)